生活保健

健康教育是树立健康观和促进健康的重要措施也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提供人们行为改变所必需的知识、技术与服务,使人们在面临促进健康、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各层次的健康问题时,有能力做出行为抉择。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基础,而健康促进如不以健康教育为先导,则健康促进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健康教育如不向健康促进发展,其作用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健康促进的良策之一体育运动,体育锻炼不仅能强健身体、增强体质,还具有完善身体、发展身体、修炼人生、健康心灵、健全人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功能,其重要价值还在于改善人类的生活方式、生命活力、心理品格和实现人的现代化,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体现,不仅从身体上,也从精神上、社会适应上达到人的健全、健康状态。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就召开了“健康促进与体育”会议,明确提出了“体育成为健康的生活方式。”1997年在第47届世界健康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奥委会召开了联席会议,阐述了一个完整的健康促进的视野,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动“积极生活——体育为健康的”运动观点。体育运动对健康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促进人的整体机能全面发展;加强人的社会性与生物性在健康上的高度协调;促进心理过程对人的生物功能与社会功能间的调控和实现人的现代化的特殊生活方式。3.树立科学合理的健康观,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健康的发展更新观念,树立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健康观,建立保障人人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创造健康的社会环境,是现代人应该付诸实施的社会工程。4.加强国民体质健康及营养状况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尽力快速解决 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健康调查不但可以建立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数据库,为科学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资源,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每一个人都很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但健康的诸多因素都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因此加强健康教育,让每个人认识到自我保健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健康观,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议:掌握与时俱进的健康理念,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领导者保健最根本最重要方面。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个人的健康和寿命50%取决于自己,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是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健康养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有害健康的不良生活方式,主要有:(1);吸烟;(2);饮酒过量;(3);不恰当的服药,包括未经医生处方服药和不按医嘱的方式和剂量服药;(4);体育活动不足或者突然运动量过大;(5);食用热量过高或多盐的饮食,饮食没有节制;(6);不接受合理的医疗处理,信巫不信医;(7);对社会压力产生适应不良的反应;(8);破坏身体生理节奏和心理节奏的生活。
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议上述不良的生活方式,是现代“文明病”产生的主要症结所在。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研究资料显示,因生活方式原因引起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癌症和呼吸道疾病等);,导致死亡的人数,在我国80年代初的死亡谱上,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不良生活方式又是引发这三大疾病的主导因素,占全部死因的44.7﹪。另外,一些常见的疾病,如颈椎病、腰椎病、脊椎病、心血管疾病等,大都与生活方式有关。意外死亡,特别是交通意外与工伤意外等也与行为不良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中岛宏说过,世界上绝大多数影响健康的问题和过早夭亡,都是可以通过人们的行为来防止的,只要改变一下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死亡率可以减少50﹪。因此,要减少和克服这些因生活方式引发的疾病就必须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健康调查不但可以建立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数据库,为科学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资源,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每一个人都很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但健康的诸多因素都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因此加强健康教育,让每个人认识到自我保健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健康观,促进社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