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371- 6185 6666

医院动态

您的位置 - 首页 > 院务公开 > 医院动态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第四届医联体理事会顺利召开

日期 : 2018-12-20 发布者 : 管理员 浏览量 : 8838
字号 : A- A A+
手机浏览本篇文章
      12月20日,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第四届医联体理事会在我院长江广场三楼会议室隆重召开。我院副院长余宏伟、医务科科长郭电渠、护理部主任邓小敏、烧伤科主任夏成德、呼吸内科主任常双喜、心胸外科主任李凯、肿瘤外科主任孔忆寒、港区医院筹建办主任吕震及30余家医联体理事会代表参会,会议由外联办主任黄超霞主持。


      会上,余院长做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联体2018年度工作报告》,分析了新医改形势下医联体运行方向,确定了医院今后发展的工作目标。


     他表示国家建立医联体的初衷是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的分级诊疗新模式,特别是习主席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的“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所以,医联体接下来的任务和目的是如何让病人小病诊治在基层,慢病管理在基层,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能够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同时控制病人的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提升老百姓满意度和获得感。这就要求我们要为病人考虑:如何方便病人?如何提高医疗质量?如何降低治疗费用,规范医疗行为?也要为医院考虑:医联体如何变?如何开展合作?如何建立紧密型的医联体?下一步医联体要有新的合作模式,在医疗管理,医疗质量控制、院内感染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同质化管理,保障病人不管是在基层还是在牵头医院都能得到优质的、安全的医疗,并且尽可能是廉价的。


      肿瘤外科主任孔忆寒代表我院多年来默默无闻在基层坐诊帮扶的专家们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2015年7月18日至今,3年5个月来孔主任160余次的出诊,肿瘤病人会诊了1600余人次,无论风霜雨雪都阻挡不了他自驾前往帮扶基层医联体成员单位—禹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脚步。他还经常用自己的车把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患者带回医院,开辟绿色通道并亲自安排住院。从脚踏实地的坚持到柳暗花明的结果。三年来他克服了重重困难,“一个人温暖了一座城” ,他的初心不改、执着与坚持,得到了医联体医院领导和禹州患者们的一致认可,也感动了参会的各位理事。 


      医联体成员单位理事代表中牟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杜胜举、郑州陇海医院董事长宋焱鹏、紫荆山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温西京分别从县级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角度谈到了加入医联体以后带给各级医院技术、管理、设备、人才等的一系列改变,他们对医联体工作和帮扶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也对医联体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港港区医院项目作为2016年省市重点项目工程、2017年郑州市民生“十大实事”项目、2018年郑州市重点民生工程,得到了郑州市政府、港区管委会、市卫计委等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我院领导班子也旨在把港区医院打造成豫南医疗中心。吕震主任为大家分享了我院港区新医院的筹备建设情况和发展前景, “医院按照三级综合医院标准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成就健康’宗旨 ,以疾病为导向、按多学科诊疗模式进行布局,整合资源,传承、创新学科优势,以全新的管理模式、全新的服务理念,打造国际化、智慧型综合医院,为港区、省内民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与就医环境,为港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会后参会代表们一同实地参观港区(新)医院,为发展助力。


      本届理事会的召开,使医联体成员单位更加明确医联体发展的工作方向,接下来我们将不断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落实医联体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工作,让不同的医院做不同的事,提升服务水平,共同携手摸索出属于我们的紧密型的医联体合作新模式。提高基层医疗和服务水平,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使基层群众公平享有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通过医联体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达到“多赢”目的。(通讯员:刘夏夏   摄影:王占锋)
返回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