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举行应急救援演练活动
为切实做好秋季消防安全工作,彻底消除火灾隐患,提高急救医护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抵御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和操作技能,杜绝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演习前,科主任廖煜、护士长谢俊清详细部署演练方案、妥善安排疏散路线和制定紧急遇险预案等注意事项,演练采用不通报实战演练形式进行。
制造烟雾,模拟火灾
随着消防警报响起,楼层烟雾弥漫,各楼层负责人及医务人员迅速、有序地进行紧急疏散,各司其职,转移患者。
分诊台前:正值门诊下班,急诊科一楼就诊病人增多,护士孙金霞迅速电话联系保卫科,设置警戒线,将刚到医院的就医患者隔离到安全区域,将正在挂号缴费的患者家属疏散至安全区域。
抢救室内:值班医师韩志领听到警报,迅速反应,指挥在场值班人员浸湿纱布,捂住口鼻,将四名患者拉出抢救室,移至安全区域。随后,值班人员将一些重要设备仪器及部分抢救药品转移出来,以备不时之需。
内科诊室:医师王丽娟正在给一位70多岁老人查体,听到警报后,立即组织病人及其家属帮助老人撤出现场。
外科诊室:由于外科诊室暂时没有病人就诊,值班医师高建凯听到警报后,提起门前的灭火器就冲到楼上,协助护士相继转移出3名卧床病人。
协助患者,紧急转运
捂住口鼻,有序撤离
急诊科二楼、三楼负责人也将楼层内的病人有序撤离到安全区域。
整个演练过程中,最难的要数四楼的值班人员,虽然楼层高,人手少——只有护士郭晖和赵琳值班,但是她们丝毫没有恐惧慌乱之举,首先联系120调度室请求支援,然后用浸湿的纱布相继帮助七名患者捂住口鼻,搀扶患者撤出急诊观察室。此时,电源已切断,电梯停止运行,她们用瘦弱的身躯,为患者“背”出了一条绿色通道,“搀”出了一条生命之路。
在医护人员的齐心协作下,大火被扑灭,整个演练持续了20分钟,取得了圆满成功。
演练总指挥、急诊科主任廖煜就演习全过程进行了细致的讲评,提出各楼层要进一步完善火灾扑救和应急疏散预案,结合工作实际做到预案有可操作性、演习有针对性,切实提高三甲医院火灾事故的初期处置能力。同时要求:各楼层要积极做好内部消防宣传工作,要竭尽所能通过板报、标语、广播、会议等形式把消防安全知识、火场逃生自救技能等灌输给全科急救人员,使消防安全工作深入人心。
“这次演练就是为了提高急救医护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火灾初期的扑救能力。”急诊科护士长谢俊清说,希望通过这次演习,让医护人员、患者学到有关消防疏散、自救、逃生的知识,做到遇事不慌,遇到火灾能自我保护。
演练结束,总结学习
(作者:急诊科王楠 李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