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371- 6185 6666
2021年4月26日是第14个“全国疟疾宣传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防止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那么,在生活中关于“疟疾”的知识,您了解多少呢?
什么是疟疾?疟疾是怎样传播的?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由蚊虫叮咬引起的传染病,当按蚊叮咬疟疾病人时,病人血液里的疟原虫就被蚊吸入,经过大约10天左右在蚊体内发育后成为有感染性蚊子,当健康人被这种蚊子叮咬后就会得疟疾。
疟疾有哪些症状?
疟疾的典型症状为先冷后热,再出汗,发热时体温可达到40℃以上,并伴有头痛和全身酸痛,特别严重的还可以出现肾脏功能的不正常,表现为多尿,少尿。
疟疾的好发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虐区生活,蚊虫叮咬人群,感染后可获得一定程度免疫力,但不持久。
疟疾该怎样预防呢?
预防疟疾最有效的方法是防止蚊虫叮咬,尽量避免在按蚊活动高峰期(黄昏和夜晚);到野外活动;如必须在户外作业,可穿长袖衣和长裤,皮肤暴露处可涂抹驱蚊剂,防蚊叮咬,睡前可在我是喷洒杀虫剂或点蚊香;睡觉时使用蚊帐;房屋安装纱门、纱窗。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还在流行期间,最好暂时不安排出国旅游,但是如果真的要去非洲和东南亚这种疟疾高度流行区,出国前应当了解目的地疟疾流行状况,回国后出现发冷、发热、头痛等症状,应当及时就医,主动告知旅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