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理健康 促进社会和谐
日期 : 2019-10-10
发布者 : 管理员
浏览量 : 4628
2019年10月10号是第28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心理健康 社会和谐 我行动。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剧烈,人们精神紧张,心理负荷增加,导致身心健康受到影响,诱发各种精神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48年就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不虚弱,而且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可见,心理健康是何等的重要。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发展影响甚大。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
近年来,在少年儿童中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越来越多,重视儿童心理健康已成为全社会迫在眉睫的问题。专家介绍,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其实,不少孩子在幼儿期或学龄前期就出现了心理异常,只是表现比较轻微,没有引起家长的注意,孩子上学读书后,这些心理疾病影响了学习成绩,家长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般来说,儿童出现心理问题会在情绪、行为及生理方面出现异常变化,这些外在表现可以看做心理求助信号。因此,家长在注重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注重心理健康。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齐心关注心理健康,协力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