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371- 6185 6666

健康讲堂

您的位置 - 首页 > 健康管理 > 健康讲堂

常见的容易导致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有哪些

日期 : 2015-12-25 发布者 : 管理员 浏览量 : 4554
字号 : A- A A+
手机浏览本篇文章

 

 

大家都知道“是药三分毒”的道理。药物如果按照正确的用法用量使用,可以治愈疾病,但是也可能对人体产生不良的或有害的反应。当药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受到损害的器官首当其冲是肝脏。有些患者服药的随意性强,常常自行擅自加大剂量或增加给药次数,甚至认为服用的药物越多越好,这样才有安全感。这种不良的用药习惯非但无益于疾病的治疗,反而会加重病情甚至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药物性肝损害。

日常生活中能引起肝损害的药品种类非常之多,其中包括医生开具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以及营养保健药品,也包括中草药及中成药。

1抗菌药物

如头孢菌素类、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红霉素、磺胺类等药物、抗真菌药(如酮康唑);等都可以导致肝脏功能异常甚至药物性肝损害。

2解热镇痛药

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吲哚美辛等。

3心血管药

如胺碘酮、硝苯地平、维拉帕米、降压药如氯沙坦、依那普利、卡托普利、厄贝沙坦等。

4血脂调节药

如非诺贝特、他汀类降脂药辛伐他汀等。

5精神类药

如氯丙嗪、地西泮等。

6口服降糖药

如格列本脲、格列齐特、阿卡波糖、二甲双胍等。

7中草药

有些中草药特别是治疗皮肤病、骨关节炎、乳腺增生的中药如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土三七、虎杖、何首乌、黄药子、粉防己、川楝子、苦楝皮等,包括朱砂、雄黄、砒霜、轻粉、密陀僧、铜绿等在内的有毒矿物药也可能引起肝损害。

8胃病用药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

其他如抗肿瘤药物、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甲状腺药物、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别嘌醇);等引起的肝脏损害就更为常见了。

因此,我们在用药时应切记对症治疗,避免盲目的药物治疗或滥用药物,同时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尤其是注意药物引起的肝损伤,必要时及时就医复诊。

 

 

返回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