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371- 6185 6666

健康讲堂

您的位置 - 首页 > 健康管理 > 健康讲堂

失眠的药物治疗兼谈安定类药物的合理使用

日期 : 2014-06-12 发布者 : 管理员 浏览量 : 2964
字号 : A- A A+
手机浏览本篇文章

失眠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因为失眠有时是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复发或者加重的先兆表现,有时是患病的首发表现,因此正确识别失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对疾病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单纯的失眠症也是很常见的,很多时候由于患者缺乏相应的知识,担心安眠药会产生药物依赖,从而不敢用药,以致耽误了及时正确的治疗,给自己及家人造成更大的痛苦。

睡眠的生理知识

睡眠分为眼快动睡眠(REM睡眠,又称为快波睡眠)和非眼快动睡眠(NREM睡眠,又称为慢波睡眠)。NREM睡眠又分为4期,1期为浅睡眠,2期为中度睡眠,3~4期属深度睡眠。我们入睡后先进入非眼快动睡眠,然后进入眼快动睡眠。一个NREM睡眠和一个REM睡眠组成一个睡眠周期,每个睡眠周期历时约90分钟。我们每晚的睡眠通常经历4~6个睡眠周期,在一整夜的睡眠中,REM睡眠约占20%-25%,NREM睡眠约占75-80%。REM睡眠时间和3~4期NREM睡眠决定了睡眠的质量。梦绝大多数出现在眼快动睡眠中,也就是说一晚的睡眠我们要做4-6次的梦,梦正常情况一般占整个睡眠的20%左右的时间,所以说人人有梦,夜夜有梦都是正常现象,只是我们往往意识不到而已。

睡多久才是正常呢

一般来说正常的睡眠时间为5到10小时,儿童睡眠时间要长,9-10个小时以上,成年人平均每晚睡7.5小时。每100人中约有1到2人每晚只需睡5小时,其它少数人则需睡10小时,并非每个人都需要8小时睡眠,少于8小时也可以精力充沛,不管睡眠时间有多少,只要能保证白天的工作效率和需要的精力,那么睡眠就是正常的。

失眠的药物治疗

这类药物就是大家熟悉的安眠药,也是害怕成瘾的药物,它的优点是镇静催眠效果好,价格便宜,缺点是副作用偏大,如早晨醒来头晕,肌肉无力,还容易造成白天警觉性下降,不能从事开车这样的工作,长期大量使用容易产生药物依赖。

安定类药物的使用原则

原则有间断服药原则、最低有效量原则、定期换药的原则

1.间断服药原则:每周用药2-4次,能不用药就不用药,不长期大量服用。

2.最低有效量原则:小剂量管用就不用大剂量

3.定期换药的原则:如果是病情需要长期服用安定类药物,建议3-4周就换另一种安定类药物或者第三代安眠药,可以有效地避免依赖的产生。注意换药时,原来的药慢慢减,新加上的药慢慢加,一般来说3-5天减一次,一次减一半的药量。两种药物交叉服用一段按时间后,再撤掉原来的药物,把新药加到治疗量。如果是服用的短效安定药,减药的过程相应延长。

      如果患者年龄偏大,服药剂量不大,疗效较好时,也可以不换药,只要安定类药物服用的剂量不增加,在正常范围内,疗效不减弱,就认为患者是需要而不是依赖。

第三代催眠药

具有催眠作用,无镇静、抗惊厥作用,可改善睡眠结构,但不影响正常的生理睡眠结构,为治疗失眠的一线药物。半衰期短,不产生积蓄、后遗作用少,对白天的影响轻微。一般不产生反跳性失眠、耐药和依赖。

1唑吡坦:常用剂量5-10mg,睡前15-30分钟服用。白

2佐匹克隆:常用剂量7.5mg-15mg,睡前15-30分钟服用。

3扎来普隆:常用剂量5-10mg,睡前15-30分钟服用。

4艾司佐匹克隆:常用剂量3mg-6mg

结语

以上是目前对失眠的药物治疗兼谈安定类药物的合理使用的一些看法,关于失眠的药物治疗兼谈安定类药物的合理使用的相关问题,希望本文观点对您有所帮助,并建议您进一步咨询正规医院专科大夫。

返回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