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371- 6185 6666

党务公开

Publicity Of Party Affairs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党务公开 > 基层党建

全力抢险、共克时艰,只为守护患者生命安全

日期 : 2021-07-26 发布者 : 管理员 浏览量 : 3066
字号 : A- A A+
手机浏览本篇文章

汛情就是命令,险情就是冲锋号。2021年7月19日至7月21日,郑州遭遇一场百年不遇的极端暴雨天气,日降雨量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极值。突然而至的灾难让昔日祥和安宁的城市顷刻间被洪水包围。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第一时间响应市委、市卫健委党组号召,严格按照郑州市防汛指挥部工作安排,迅速部署、靠前指挥,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牢牢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迅速投入抢险救灾工作,用坚守与奉献诠释使命担当、筑牢“红色堤坝”,全力守护患者生命安全。

 

迅速行动、精心组织,筑牢安全堤坝

 

医院党委班子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成立医院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党委副书记、院长许金生担任组长。工作组下设医疗保障组、护理保障组以及后勤保障组,各小组分工协作,各司其职,迅速组织人员就位,走访科室、排查险情、修复设备、排除隐患,全力组织各项救灾工作,切实推进院区各科室秩序恢复,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突发暴雨导致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东大街院区停水停电、信号中断,雨水倒灌进入科室,部分病房楼出现漏雨情况。7月21日上午,郑州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付桂荣亲临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指导我院一线防汛抢险工作。党委副书记、院长许金生走访各科室查看安全隐患,明确防汛救灾工作重点:坚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全力保障重症监护室、手术室等科室重症患者氧气和备用水供应;迅速启动发电设备,保障电力供应,全力以赴推进水电抢修、保障患者就医;保证药品、耗材及其他物资提前筹备供应;全面排查院区安全隐患,严密防止漏电、砸伤等次生灾害;全院上下齐心协力开展自救,自力更生、共克时艰,有序推进医院秩序恢复。

冲锋一线,守望相助,只为守护患者平安

院内,各科室人员连续数日坚守岗位,全力守护患者生命安全。7月20日下午,暴雨如注,烧伤科一病区大量雨水迅速倒灌进入科室。科室大门、北侧消防通道大量雨水涌入,科室卫生间下水道污水开始回流,为了阻止散发着恶臭的污水向病区蔓延,烧伤整形中心党支部书记田社民、支委夏成德、娄季鹤三位老党员迅速组织人员开展排水抢险工作。

应急的防水沙袋垒起三层,依然无法阻挡持续涌入的洪水。沙袋用完了,田社民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将备用的被子扛出来,压在进水处。沾水后的被子在水中不能固定,无法抵挡水流,大家又将输液瓶搬出来,压在被子上,勉强抵挡水流蔓延。同时,后勤党支部、机关党支部党员干部职工和烧伤科医护人员齐心协力,通过水盆水桶将不断涌入的洪水排出。历经四个小时,一楼的污水终于清理干净。

正值夏季,烧伤科内患者较多,因停水停电,烧伤科一楼、二楼的重症患者亟待转移。夏成德、娄季鹤、田社民三位老党员迅速安排,组织人员通过步梯将患者转移至有备用电源的烧伤重症监护室。大家抬起病床,步行穿过一层层楼梯,顺利将患者运送到安全的病区。

7月20日,烧伤科接到求助电话,巩义市人民医院一名患者烧伤面积达90%以上,急需救援。得知消息后,烧伤重症监护室负责人、党员李晓亮冒雨驾车前往事发地。“暴雨敲打着车窗,一些路面积水越来越深,有些路段损毁特别严重。开车路上,我也有点后怕,但是一想到患者烧伤太严重,我就只管鼓起勇气往前开。”李晓亮说,“平时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我整整开了6个小时。”到了事发地,李晓亮迅速为患者进行应急治疗,待到患者情况稳定一些,李晓亮再次冒着暴雨驱车踏上返回医院的路,历经7个半小时,趟着湍急的积水、冒着随时可能被洪水冲走的风险,李晓亮终于平安抵达医院。

7月21日上午,暴雨依然未停,一名烧伤面积达100%的重度烧伤患者从中牟转至我院。烧伤科手术室内渗水,无法开展手术。在病房内,李晓亮带领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为患者完成气管切开、四肢减张手术以及各种烧伤早期抗休克、重症监护等各项治疗措施,直到患者脱离生命危险。

暴雨肆虐、洪水泛滥,但越是在灾难面前,越能体现出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一个党组织就是一座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鲜艳旗帜,他们是党员、是医者,当灾难来临、当危险靠近,他们无惧风险、冲锋在前,以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履行使命,恪尽职守,将入党时的铮铮誓言誓言诠释得淋漓尽致。

返回
上一页